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建议
2005-03-09 阅读: 560
进一步促进我市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建议
市政协农林委员会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减少从事农业的农民,关键是要把城市化、工业化的引力和农民自身增收的原动力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联系我市实际,就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提几点建议。
一、当前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已有近40万农村劳力(占总劳力的72.24%)离开了土地的束缚,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民就业和致富的主渠道。总体上看,我市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态势较好,但也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转移规模看,呈现减缓趋势。近5年来,全市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年均减少量从五年前的8139减至7470个。这说明,经历了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快速期后,已出现了逐步减缓的疲态。二是从转移领域看,从事第三产业的明显偏少。这与三产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增长的地位和城市化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三是从转移范围看,“双集中”现象明显。据调查,有98.26%农民转产就业集中在市内,其中有92.17%农民转产就业集中在本镇(街道)。也有部分农民转产就业在市外,主要集中在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和边境地区。这说明,农民的转产就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受传统文化和地域的束缚。分析这些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受农民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文化、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及自有资金(创业资金)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其中年龄和文化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据百户农民抽样调查,已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中,年龄在45岁以下(含45岁)的占70.43%,初中文化以上(含初中)的占69.13%;目前尚未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民中,除了新增劳动力外,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87.5%,45岁以上的占87.5%。由于受自身文化和年龄因素的制约,今后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难度将更大。
2.受外来务工人员的冲击。外来务工者以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勇于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抢占了我市相当规模的劳动岗位。至去年8月底止,我市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就有54万余人,与本市80万农村人口相比,占到67.5%。外来劳动力的工资只有本地同等劳力的70%—60%,且供给比较充裕。目前,我市城镇建设维护中的大部分脏活、累活、苦活,商贸餐饮服务业和相当企业的一线操作员工中,外来务工者已占主体,并在从事行业和层级中有逐年扩大和渗透之势,这给我市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城市的新增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在决定就业的知识层次、劳动技能、地域环境中占优势地位,也给农民进城就业带来一定影响。
3.受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许多企业为提高产品层次和价格竞争力,积极调整增长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在内外扩大再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劳动力的质量。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至2003年,慈溪企业技改投入增长了123%,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6.65%,而工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仅增长了54%。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一方面,总体宽裕,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技工短缺,供不应求。这表明,我市工业对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总体拉动力在减弱,素质要求在提高。
4.受体制政策的影响。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尚未突破,制约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如农村计划生育和宅基地政策,使“农民身份”具有特殊的待遇;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和以城乡划分的户籍制度,又制约了农民的流动;农村住宅非市场化和城镇商品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农民进城的门槛越来越高等等,城乡分割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二、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推进我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是推进了城市化工业化。二是提升了农民素质。三是创造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为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和开展社会化服务打下了基础。四是促进了社会稳定。我市人口多,农业资源少,而且从现在始至整个“十一五”期间,是社会劳动力(主要是农村劳力)增长的高峰期,年纯增1万余人,就业压力将贯穿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解决劳均占有农业资源量少的矛盾,必须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必须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加快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这一意义上讲,没有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高水平的小康,就没有现代化的慈溪。为此,全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1、坚持城市化工业化战略,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防止平衡化、一律化的思想和工作倾向,突出重点和差别发展,不断拓展就业空间。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宁波大都市北部中心的定位,着力推进中心城区的东延北扩,高强度建设杭州湾新城,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城中村改造和中心村建设,增强承载辐射功能,着力打造现代化滨海桥城;以路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康庄工程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快速公共交通网络,为扩大就业的物理半径创造条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把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摆上重要位置,增加城市就业容量。要坚持工业立市,加快以杭州湾新区为重点的沿湾产业带建设,推进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变,进一步做大做强,以工业经济量的扩张来拉动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要继续重视中小企业和家庭工副业生产,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力广泛就业。
2、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就业本领。当前农民的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已成为促进就业的当务之急。要改变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我市存在庞大的并不断增长的外来务工者队伍,说明就业空间还很大,要加强教育引导,转变传统的就业观、择业观;要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养成重秩序、重群体、重公德的行为方式,推进城乡社会群体间的融合。要在高标准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12年义务教育,提高进入社会就业的起点,相应延缓就业的压力;改善教育结构,切实把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振兴就业的重大战略,为打造特色制造业基地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改变本地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严重不足而向外大规模招聘的局面。要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社会、单位、家庭“三位一体”的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
3、探索突破体制性障碍,不断解脱二元结构的束缚。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必须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上深化改革。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落实农户土地承包权为核心,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为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打下基础。二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造,明确股权的继承和流转,为农村社区化创造条件。三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起城乡一体的以居住地登记为主要标志的一元化居民户籍制度,剥离户籍和享受权利义务间的联系,逐步统一为城乡一体的计划生育、就学、兵役等制度。四要深化农村住宅制度改革。探索农村住宅(宅基地)有序流转办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住宅制度。
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改善就业环境。当前,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多数是市场驱动下的自发行为,而且农民的市场就业信息与需求极不对称。进入新阶段,必须走市场配置和政府促进相结合的路子。一要建设覆盖城乡的劳动力信息平台。整合人才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合二为一,建立起以市级市场为枢纽,镇(街道)为重点,村(社区)为基础的开放式市场体系。同时要规范民间劳动力市场。二要鼓励企业吸纳本市劳动力。企业吸纳本市劳力,对有效减轻社会管理成本、促进安居乐业等具有重要作用。对招收和使用本地劳力的工商企业,要在税费减免和政策扶持上给予倾斜,提高企业使用本地农民工的积极性。三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农村低保、医保、土保,逐步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最终在医疗、养老、低保等方面与城镇居民接轨;加强劳动监察,强制执行企业工伤保险和最低工资标准。四要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在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要把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导向,同等条件下在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保障。
5、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不断促进劳动力双向转移。农业就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根据人们消费层次不断提升的要求,大力发展具有多样化、高品质的劳动技术密集的现代特色农业,不仅可直接为农业劳动力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且有利于发掘农业资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减少农业和非农业的收入差距,使劳动力的双向转移较为顺畅。当前,重点要在种子种苗、绿色食品、适用技术等三方面下功夫,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和庭园型种养模式,增加农业的有效劳动力容量,并促进农业由适应消费向引导消费转变。
6、加强领导,不断增强工作合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党委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加强领导,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建立综合协调指导组织,明确工作责任部门,加强部门合作。要增加财政投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建立公共财政制度,更多地向农业、农民、农村倾斜。当前,重点要加快就业平台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要保护农民利益,清理面向“三农”的各类收费行为,在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农村设施建设等方面,要更多地导入市场机制,平衡各方利益。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总结推广各地和有关部门的工作经验,宣传农民自主创业的成功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
(此文已作部分删减)
版权所有 :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Copyright 2018 cxzx.gov.cn
主办单位: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47331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6494500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