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三胞联谊委员会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去年下半年,市政协三胞联谊委员会就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情况,采取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走访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单位、召开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认真的调研。
一、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基本现状
这里所说的党外知识分子是指中共党员以外,具有中专或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截止2003年底,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具有中专文化或初级职称以上的知识分子19730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12189人,占6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有5898人,占30 %;45周岁以下的16219人,占82%。全市企事业单位知识分子16480人,其中党外知识分子11683人,占71%;中高级职称知识分子5031人,占31 %。在243份问卷调查中,中高级职称党外知识分子130人,占5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各级对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形成了共识。树立了“人才强市”战略思想,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教育、培养和使用党外知识分子,基本做到了政治上关心、工作上重用、生活上照顾,加强了对优秀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我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全社会尚未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缺乏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对党外知识分子先进事迹的报道较少,党外知识分子不易引起社会的关注;视引进知识分子为“外来人口”,使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到慈溪社会大家庭中来;同党外同志思想交流少,生活困难过问少,工作委以重任少;爱才惜才意识比较淡薄,缺乏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理念。
二是分配体制不够完善。有的党外知识分子认为经济收入不跟吃香部门比,就是在本单位也无多大优势,无法体现知识的价值。分配体制不完善,有些涉及个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具体问题,解决比较困难,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是培训机制不够健全。据问卷调查,全年参加培训在15天以上的60%,没有或零星参加培训的40%。有的单位培训机制不健全,年初无计划,形式单一。
四是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的党外知识分子只注重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惟技术为本,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的只关心与己有关的事,缺少与周围的交往,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个别的看高自己,低估他人;有的在处理各种关系时不够成熟。
三、加强我市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建议
党外知识分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做好这项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1、进一步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
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建议在市委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各项事业中来。要加强党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议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履行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切实加强对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真正把知识分子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人才工作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特殊性,提出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教育、使用等方面的科学合理的目标;认真研究我市党外知识分子现状,制定并实施适度的政策倾斜,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
三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和理顺关系。建议组织部门进一步履行牵头抓总和综合协调的职责,发挥党政各部门的整体功能,做到人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抓好知识分子工作;统战部门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举荐工作,联系掌握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有威望、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建好党外高级专家信息库;宣传部门要加强人才工作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人事部门要负责抓好人才流动、引进与人才市场建设、人才工资福利与人事仲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与继续教育等工作;科技部门要抓好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科协部门要加强同科技人员的联系,开展科技学术交流活动和维护合法权益工作;教育、卫生、农业等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部门要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抓好本系统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2、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一要宣传人才政策。要充分运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大力宣传党的“人才强国”战略,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党外知识分子政策,使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和统战理论深入人心,促进全社会人才工作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二要宣传经验做法。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各单位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特别是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重视抓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经验做法,给予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和表彰,促使我市人才工作上新的台阶。
三要宣传先进典型。在舆论宣传方面,要对各类人才的创业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要及时宣传报道各类先进典型人物,尤其是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党外知识分子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对象,扩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励广大知识分子努力工作;要宣传表彰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和社会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和事,树立大家学习的榜样。
3、努力创造党外知识分子锻炼成长的条件
一要搭建参政议政的政治舞台。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组织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积极性,鼓励他们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意见,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建议设立市党外知识分子建议奖,对合理化建议予以奖励;重视做好党外知识分子代表性人士的政治安排和政府部门的实职安排工作。
二要构建施展才华的事业舞台。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以人为本,实施人情化管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工作业务能力;支持他们开展工作,压担子,给重任,通过艰苦的工作环境锻炼人;铺设成长台阶,为他们创造发展的环境。
三要提供联系交友的联谊舞台。鼓励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加各类联谊活动,增进与周围人士和同事的感情交流,融洽相处,团结互助;帮助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学习,提高应变处事能力,走向社会,广交朋友;建议成立慈溪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把我市有一定影响和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吸收到联谊会中来,组织开展各类联谊活动;镇(街道)相应地成立联谊分会(组),把行政辖区内的党外知识分子纳入管理服务的范围,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4、切实关心党外知识分子的生活
一要改善经济待遇。重视提高中高级知识分子的经济待遇。对分配体制开展调研,进行合理的调整完善,逐步改变分配体制上的不合理现象。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研究建立符合各类企事业单位特点和体现岗位绩效的薪酬制度。扩大事业单位内部的分配自主权,重工作,论贡献,使收入分配建立在工作实绩上,向单位内部的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体现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合理的分配制度。二是完善奖励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的双重激励作用。建议筹备建立市人才奖励基金,建章立制,规范奖项,明确条件和档次,每年对各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在开展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和专家评选三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对照实施,予以重奖和宣传。三是完善福利制度。各用人单位要保障各类人才的福利待遇,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货币化目标。
二要解决难点问题。各用人单位要尽力帮助解决党外知识分子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对本人和单位解决不了的诸如家属就业、子女读书、基本医疗保险等问题,建议市建立协调解决机制,统一进行政策倾斜,明确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的对象级别档次等。
三要经常问寒问暖。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关心照顾,经常开展谈心活动,问寒问暖。密切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畅通与他们的对话交流的渠道,倾听他们的困难和意见建议。建议在市级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交友制度,密切联系,增进感情,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