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企业用工短缺、招工难的对策思考
市政协掌起联络委员会
今年以来,全国许多省份出现了“民工荒”现象,广东、福建等地劳动力市场用工纷纷告急。省劳动就业部门对50个经济发达市县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曾作过统计,一、二季度,企业用工需求总数为122.96万人,而同时期前来求职者为79.43万人次。这两个数值之比得出的“求人倍率”指数,从上年同期的1.37,上升为1.55,企业需求与求职人数间的缺口呈扩大趋势。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对全市432家规模较大企业的调查显示,用工缺口2.9万人。掌起镇经济发展办也作过统计,全镇1600多家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大多数企业受“民工荒”的影响,遇到了多年未曾遇到过的用工短缺、招工难问题。许多企业主正为此而苦恼。专家预言: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重视,企业第一个反应就是产业外迁,造成当地财政收入锐减,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产生用工短缺、招工难的原因
“民工荒”的发生,折射出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历程中,一种常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用工需求扩张。加入WTO后,制造基地向中国转移,东南沿海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区振兴,原有企业的扩张和新增企业的发展,并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社会用工需求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打工选择余地增大,务工人员已从过去的“被企业挑”转为“挑企业”,一些工资待遇低、劳动环境差的工作很难对他们产生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中央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但全国GDP增长9.7%,我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1%。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产生了十分旺盛的需求。尽管美国和欧盟不断进行反倾销和贸易制裁,但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使其产品仍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外贸出口形势看好,不少企业接到的订单不断增多,但因人手不够,无奈之下只好放弃有些订单任务。如慈溪市亚历电器有限公司,今年夏季迎来出口旺季,因一时招不到操作工人,缺少300多名工人,为避免影响企业信誉,有些订单不得不交给别人去做。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 2004年全国企业雇用的农民工人数比2003年增加13%”,劳动力增加5%,而用工需求增加13%,劳动力缺口约800万人。
原因之二,务农比较效益上升,外来民工来源减少。去年以来,国家和地方连续出台补农、优农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产品价格陆续开始回升,今年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0.9%,一些农民在权衡之后,选择了在家种地而不再外出打工。且在家务农既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又可以与家人团聚,服侍父母、陪伴老婆、教育孩子和享受清闲,还不用挤车劳累。
务农比较效益上升,使得在家务农不比外出务工差。他们认为:外出务工可能会比在家多挣2、3千元,但要受苦受累,有一半要花在来回路费和电话费上。加上背井离乡,社会环境复杂等因素,怕出来务工后,受骗上当受歧视。
掌起镇许多企业老总反映,前几年招收职工,只要在公司门口放上招收通知,不用多久就会有一大批人员前来报名,企业可择优录取;而今,你如果在公司门口放上通知,几天下来,问津者寥寥无几。
原因之三,消费水平提高快,工资待遇增长慢。这些年来的消费水平明显上升,外来民工的生活成本却越来越高,每月平均吃住行都算在内,生活成本要500元。如果一个工人没有特别技术的话,每个月挣600多元,花费住100元,吃200元,平均一个月下来顶多能积蓄300余元。这样算下来,一年干到头也就只能剩三千元钱,扣掉回家的路费,所剩无几。
原因之四,部分企业工作环境不佳,劳工权益缺乏保障。长期以来,企业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有些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工资低、加班多,管理混乱,劳动强度大,劳动保护设施差,吃住条件差;部分企业劳动环境比较恶劣,如印染、电镀等行业内的一些危险有毒的工种,即使工资不太低,工人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会“跳槽”。
二、解决用工短缺、招工难的对策
解决用工短缺、招工难的问题,政府要重视,企业尽责任。既要立足于当前,更要从长计议。
1、转变政府职能,切实维护民工权益。
要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1号文件要求,切实转换职能,从与资本结盟转为公正的仲裁和协调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损害职工利益的行为,有一起处理一起;对严重侵犯人权,构成违法犯罪行为的,要从速打击,严厉处置,决不能手软;加大维权力度,要为民工申请劳动仲裁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整顿规范职介所运作程序,完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信息。建立劳动力输出地区与用工地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用工企业共享劳动力资源提供便捷的信息渠道。加强农村劳动力因用施教,开设企业各类应急技术工种等岗位培训。
打造平安慈溪和诚信慈溪。加强治安管理,打击非法中介,尊重外埠劳务工。除了关心外来务工者的经济权益外,还应满足他们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需求。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有条件的应当选人大代表、推荐政协委员,授予劳动模范称号。以吸引更多外来工加入我市经济建设队伍。
保证用于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财政资金投入,并采取有力手段使企业应承担的部分都能落实到位。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享受平等的医疗待遇,让慈溪成为外来务工者辛苦流汗、舒心生活、尽情欢笑的“家乡”。
2、善待外来民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每个用工企业要正确看待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必然趋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靠人性化、人情味管理,善待每个民工,给外来务工群体创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具体来说,一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对民工的劳动价值进行合理定位,制订切实可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务工者最基本的权益,凡事论功行赏,让利于工,从根本上解决付出与报酬相等的问题;按时发放民工工资。二要改善民工食宿条件和工作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建造职工公寓楼. 帮助解决吃饭住宿等后顾之忧。三要为他们“充电”,开办职工技术学校,分期分批进行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岗位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建立比较稳定的关键岗位的技工人才储备。四要提升企业文化,举办文体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五是购买民工保险。六是有条件的股份制企业,让员工参股持股,把浓浓人情味融注于每个员工的心里,增强外埠劳务工的向心力、凝聚力。
3、加大技术改造,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从“民工潮”到“民工紧”的变化,说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或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劳动力的供应并不是无限大的,用工企业正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洗牌。
每个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昔日以牺牲环境和劳工权益为代价,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扩张和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再也行不通了。凡是劳动强度大、产品档次低的企业都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唯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改善工人劳动环境,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此文已作部分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