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赌惩赌 刻不容缓
2005-03-09 阅读: 1072
禁赌惩赌 刻不容缓
市政协长河联络委员会
近年来,我市城乡赌博活动愈演愈烈,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致使有的业主沉迷赌场,无心顾及事业,许多家庭不和,濒临破裂,更为严重的是赌博诱发了各种犯罪,放“高炮”、雇凶讨债,危害社会治安。可以说,赌博活动未见收敛,打击犯罪已经刻不容缓。
一、赌博的危害性极大
1、赌博扰乱社会治安秩序。一些赌徒倾其所有参与赌博,有的甚至变卖房地产卖筹措赌资,往往造成亲友反目、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恶果。有些赌徒输光家产后,为了生存就去骗、去偷、去抢,弄到钱后再去“翻本”赌博,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
2、赌博影响败坏社会风气。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手头有钱,时间有闲,大法不犯,赌博玩玩”,“赌博只是输赢个人的钱财,与国家、社会关系不大”。实际上,赌博本身并不增加社会财富,是一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骗局”。往往诱使一些怀有投机心理的人去铤而走险,使不劳而获的陈旧观念重新抬头。赌博的蔓延,又会误导一批青少年涉足其间,越陷越深。尤其聚众赌博者良莠不齐,有游手好闲者,有党员、干部,甚至还有执法人员。既是同事又是赌友,单位里是上下级关系,赌场里变成狐朋狗友,使原本纯朴的同志关系变得庸俗低下,败坏了党员干部的名誉,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3、赌博引发各类刑事犯罪案件。赌博犯罪不但诱发盗窃、抢劫等侵财型犯罪,而且有些赌徒为了抢地盘、争面子,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引发更为严重的恶性暴力犯罪,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而且赌博犯罪向有组织犯罪发展,不少赌博团伙人员固定,分工明确,有一定的行规,还拥有刀、枪等工具,出现涉黑、涉恶犯罪倾向。
4、赌博诱发党员干部犯罪。一些党员干部沾染赌博恶习后,玩“赌”丧志,从小赌发展到大赌,从当地赌发展到境外赌,由借债赌博到利用职便进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此类案例也屡见不鲜。
三、禁赌惩赌几点建议
万恶赌为首,打击赌博犯罪刻不容缓。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开展禁赌专项斗争,以遏止赌博犯罪蔓延之势。
1、强化宣传营造声势。禁赌工作要以舆论宣传为导向,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造宣传舆论,宣传党和政府坚决治赌、严厉惩赌的决心,宣传赌博造成的严重危害,营造禁赌、拒赌,遵纪守法的良好舆论氛围。社区、学校都要配合开展道德教育,让全社会、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和下一代都能深刻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性、禁赌的重要性、打击赌博犯罪的紧迫性。司法、检察机关要发挥职能优势,结合办案,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以案说法,开展法制宣传,揭穿赌博的欺骗性、参与赌博危害性,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增强公民的自觉性。同时,政府要加大群众文体活动设施的建设投入,为广大市民参与各种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提供平台和空间,用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改变市民的休闲方式,充实市民的业余生活。
2、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部门和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建立健全禁赌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凡党员干部参与赌博的,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国家公务员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执行;凡党员干部参与赌博而受到公安机关处罚的,一律免职或责令辞职;凡管辖范围内发生党员干部参与赌博问题不制止、不查处,以及所在地方和单位党员干部赌博之风屡禁不止的,严肃追究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发现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姑息迁就、隐瞒不报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领导干部参与赌博被查处的典型案件,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以警示教育党员干部。对公安干警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一经发现参赌、充当“保护伞”或通风报信者,严肃查处,严惩不怠。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所属对象的宣传、教育和监督。
3、加大惩赌打击力度。要有效打击各类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必须开展一次大规模专项整治斗争,象抓反腐败一样,真抓实干,真枪真刀动真格。明令取缔各种赌场,端掉非法聚众赌博窝点;惩办一批赌头、赌棍。对设局聚赌、抽头渔利的赌头,屡教不改、嗜赌成性的惯赌以及专门依托赌场,放“高炮”、借资助赌的涉嫌赌博犯罪的,要依法严厉查处,决不以罚代刑。对尚未构成犯罪的赌徒,要严格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不能手软。公检法三家要密切配合,合力作战,公正执法。公安机关要加大对赌博犯罪的侦查力度,要主动出击,通过发动群众举报,敦促参赌人员主动交代等手段,加强对涉赌犯罪线索的收集,要坚持对涉赌案件一查到底,深挖犯罪,不断扩大战果。检察机关要强化诉讼监督,防止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打击不力等现象。人民法院要坚持从重从快和“两个基本”的方针,快审快判,以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此文已作部分删减)
版权所有 :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Copyright 2018 cxzx.gov.cn
主办单位: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47331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6752703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