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溪市民工子女就学的现状及对策
2008-02-26 阅读: 1030
关于慈溪市民工子女就学的现状及对策
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教育组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外来务工人员呈现急剧增长态势,至2007年10月,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829011人(其中未成年人50801人)。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市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几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统筹安排为主,以公办学校借读为主和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多元化办学”的方针,积极妥善地解决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据市教育局统计,截止到2007年9月,在我市就读的义务教育段民工子女有....名,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在校学生的..%。其中,小学段就读的有..名,占全市小学段在校学生的..%。其就学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办学校就读。全市在公办中小学插班就读的民工子女为...名(小学..名,初中..名,分别占民工子女总就读数的..%和..%)。二是在单设的民工子女学校就读。全市各地单设的民工子女学校就学的小学生...名,初中生..名,分别占民工子女总就读数的..%和..%。
全市共有23所民工子女学校分布在17个镇(街道),主要集中在浒山、周巷、观海卫、宗汉、横河、掌起等外来人口比较集聚的镇(街道)。其中有14所学校采用“镇办民营”模式举办。招生管理根据属地管理、就近入学的原则,实行按学生家长的暂住地安排入学,同一镇(街道)划片就近入学。(详见附件)
二、解决民工子女就学工作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民工子女入学难,入初中更难。其主要问题和困难表现在:
(一)教育资源不足,设施不够完善。我市的重要教育资源包括学校布局、教学规模等基础设施,是根据我市人口数量(本地人)设置的。近年来,虽然本市的儿童少年就学人数趋于稳中下降,但学校接纳就学的能力仍然有限,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接纳能力与就学需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镇(街道)通过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仍然有相当部分民工子女未能在我市如愿以偿地入学读书。如去年以来,随着杭州湾新区建设的快速发展,规模企业的大量入驻,外来务工人员进一步集聚,目前杭州湾新区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35632人,其中在崇寿镇入驻的有15673人,而杭州湾新区的教育至今仍实行托管,没有民工子女学校。崇寿镇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民工子女已有989人,学校属超负荷运转。明年解决民工子女就学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从学校个体条件看,除以“镇办民营”模式办学的学校外,民工子女学校办学条件还普遍比较简陋,学校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学生活动场地、校舍通风采光、办学设施设备(教学仪器、体育器材、图书资料)、食堂卫生、厕所坑位等基本条件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中小学设置标准。
(二)学校收费有限,政府资助不足。我市2005年~2006年每年安排50万元经费与庞大的民工子女学校数和学生数相比,显得捉襟见肘(鄞州区每年设民工子女教育专项经费280万元、北仑区300万元)。单设的民工子女学校除了收取学生缴纳的400元左右的学杂费和少量的政府资助与奖励经费外,几乎没有其它经济来源。这些经费除了支付教师工资外,只能维持正常的办公与教学支出,无力改善自身的硬件设施。因此,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待遇普遍较低,教师平均收入近万元(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在私立民工子女学校中,教师年收入最低的仅为8000元,与企业打工收入相差无几。较低的待遇使一些优秀教师宁愿转到企业打工,也不愿留在民工子女学校继续任教,致使一些学校的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欠缺,且流动性较大,由此影响了民工子女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学生流动性大,学籍管理困难。根据统计,在我市就学的民工子女,每年的流动率平均为32.4%。有的民工将子女一带到就学地就不管学校有否学额硬要挤入,但离开学校时却不向校方打一声招呼,学校难以建立正常的学籍管理制度。为避免学生异地入学时的教材衔接困难,一些学校只得选择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用教材,放弃浙江省的通用教材。由此,造成了不能与公办学校的教材相统一。
三、解决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面对上述困难,我们必须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将解决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落实。因此,必须提高认识,正视现实,采取措施,加强对民工子女教育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为此,我们建议:
(一)转变服务观念,不断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门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民工子女有与当地儿童少年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并由当地政府负责。因此,解决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既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需要,又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所以,解决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是我市各级政府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重要意义,把民工子女就学纳入本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近期要注重研究解决民工子女初中段教学问题。杭州湾新区要尽快规划民工子女学校。市教育局要认真贯彻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切实做好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慈政办发(2005)74号],各镇(街道)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做好本区域民工子女的就学规划,切实加强民工子女教育的管理与督查,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辖区内所有民工子女依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二)发挥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市政府[2005]74号文件精神,树立大局观念,充分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允许有条件和愿意进入公办学校的民工子女到公办学校就读。在公办学校插班就读的民工未超过600人的镇(街道),今后应不再单独设立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工子女学校,而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吸纳的形式来解决。
(三)进一步增加投入,扶持民工子女教育。外来民工是我市经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同时也为我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市财政每年应安排较大数额的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和补助民工子女教育,以切实解决一些民工子女学校尤其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民工子女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镇(街道、开发区)要对公办学校按照接纳的包括民工子女在内的学生实际人数给予拨款。对由社会力量举办,并按市教育部门核定规模办学的民工子女学校,可根据其实际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给予必要的补助或奖励。要继续做好关于义务教育段民工子女享受免除学杂费、借读费的扩面工作。要建立、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等多元帮扶体系,拓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民工子女助学途经。要开辟绿色通道,设立流动人口子女助学基金,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
(四)齐抓共管,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市民工子女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努力做到“五统一”(学制、教材、入学年龄、学籍管理和毕业考试)和“三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工子女教学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要引入评估机制,定期对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要引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要逐步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公安、卫生、消防、交警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工子女学校周边治安环境、食品卫生、交通道路、消防安全及接送车辆等的监督检查,消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要建立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登记制度。凡在民工子女学校担任的所有教师,必须到市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规范教师上岗资格,逐步淘汰无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争取在二、三年内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100%。要建立学龄民工子女登记制度。指定专门机构,负责做好学龄流动儿童少年的登记工作。外口管理部门在做好外来人口暂住证和出租屋治安管理工作的同时,要负责做好学龄民工子女的登记工作,为全市各地规划和安置民工子女就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五)加强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政府每年要拨出一定经费,将民工子女学校的校长、教师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体系。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要与公办学校教师一视同仁。要继续推广校长公派、教师支教、跟师培养等做法,尽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要适当提高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督促民工子女学校为教师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使广大教师能安心从教,以保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质量。同时,注重对校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在适当时机开办一期民工子女学校校长培训班,以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善于管理的民工子女学校领导干部队伍。
版权所有 :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Copyright 2018 cxzx.gov.cn
主办单位: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47331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6752703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