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家具行业是天元镇的特色行业,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天元镇从事古旧家具加工的生产企业有5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过3000万的企业4家。2007年,与古旧家具有相关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0多个,企业实现产值9亿元,占全镇工业总量1/5多点。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达到6000余人,大多是本地和外地的能工巧匠。从事古旧家具的收购户有300多户,收购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汇集了各个时期、各个式样的古旧家具,数量之多,类型之全,全国罕见。天元镇已经成为蜚声国内外的古旧家具集散地之一,有着中华古旧家具“民间故宫”的美誉。
一、目前天元古旧家具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天元古旧家具行业发展势头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生产经营分散问题。天元古旧家具行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内部功能较为齐全的龙头企业,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但大多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地理位置相对不集中,生产、经营者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产业集聚度不高,缺乏有机整合,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二是发展空间受控问题。与其他产品不同,古旧家具存放所占据空间较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对土地的需求量较大,如镇内规模较大的几家企业经营面积均在50至70亩之间,其产出只在3000万至1亿之间。国家的宏观土地调控政策使一些古旧家具生产、经营企业厂房建设受到制约,企业规模扩大较难。
三是技工短缺问题。技工短缺是近些年来我市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天元古旧家具行业也不例外。古旧家具行业由于设备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低,更新慢等原因,其生产工艺仍以手工制造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工的手艺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由于从事这一行业的技工不是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达到用工标准,加上因工资待遇达不到要求而跳槽的现象也较频繁,导致技工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具备较高手艺的雕刻工,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四是盈利空间减少问题。一方面古旧家具企业多以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受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浮的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企业利润减少;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地对木材的砍伐有所控制,原材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地上涨,加上《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导致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家具企业成本支出大幅增加,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五是产品出口规范问题。古旧家具出口很容易涉及到一个产品是否是文物的问题。从事经营和收购的企业或个人必须持有省级文物鉴定部门的许可,才能从事古旧家具的出口。由于文物鉴定机构有一定的工作程序,需要一定的鉴定时间,企业产品出口时间受到合同制约,不得不冒险在没有文物鉴定许可的情况下出口家具。据中广网宁波信息显示,2007年1月至11月初,宁波海关已经截获了7批747件国家禁止、限制出境的古旧家具文物,其中有一部分来自天元镇。
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天元古旧家具企业影响较大,订单下降幅度较明显。
二、促进天元镇古旧家具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
对于古旧家具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认真分析当前的宏观大背景,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一)整合资源,探索规模化发展路子。一是培育产业基地。以古旧家具龙头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完善“收-修-仿-销”产业链,通过产业化的方式,把古旧家具收购户、生产加工企业捆绑成利益共同体,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路子,加快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基地,推动古旧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二是鼓励成立互助组织。鼓励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成立互助组织,加强团结协作,互济互助,互通信息,如帮助业内成员介绍技工、帮助租用可以存储木料和成品的闲置厂房等。三是重视包装和宣传。在现有的古旧家具经营户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重点包装和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展示和推介,通过名人名家进行文化包装,丰富古旧家具行业的文化内涵。通过优势整合,带动古旧家具行业发展。
(二)转变思路,引导企业拓展发展空间。一要引导企业发展内向型经济。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精神,引导企业及时转变思路,调整市场方向,在保持国外原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和抢占国内市场,从原先的“国内走向国际”向“国际走向国内”转变,由此来转移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存在的风险。二是引导企业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在关注国内市场变化的同时,引导企业顺应市场变化和需求,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如及时将产品从仿中国古家具向仿欧式、美式、新中式等家具转变。三在产业发展上寻求新突破。充分挖掘、利用、保护、丰富古旧家具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古旧家具为重要载体,打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和民俗风情的特色旅游,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多方创收,促进一方经济发展。
(三)多管齐下,帮助企业解决技工短缺问题。就政府层面,一是多渠道开拓技工源。一方面组织企业赴外地招聘,引进外地技工,另一方面在中等技术专业学校中拟开设雕刻专业课,培养新一代的技术工人;二是规范企业用工,督促企业按规定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保障技术工人的合法权益,恢复评定技工职称,提高技工待遇;三是对来天元就业的外地技工给予当地村民同等待遇,在租房、卫生费收取、子女就学等方面按照本镇村民同等对待;四是加强对技工的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企业开展技工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技工的专业技能。五是加强宣传,改善外来技工形象,在每年一次的外来人员形象评比宣传中,外来技工应占一定比例。就企业层面,一是允诺技工到企业工作,可以为其家属安排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就业;二是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对于部分可以分开加工的半成品,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把原材料交由技工在家加工,按照合同要求,定时收回半成品即可。
(四)创新产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首先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利润缩水”成为不争的事实,品牌已成为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要引导企业在“夯实基础,塑造品牌”上下工夫,树立品牌战略观念,通过品牌推广来确立自己在古旧家具行业中的地位。其次实施品牌奖励制度。一方面积极争取市财政对古旧家具行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镇政府也拿出一部分资金。通过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引导古旧家具企业进一步提升品牌意识,加快自主创新,调整优化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化解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压力,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和使用效率,减轻因汇率变动带来的经济损失,实现保值赢利。再次申请原产地标记保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深入,产品的原产地标记在跨国营销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代表着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是消费者识别和选择产品的重要信息,已成为产品的“无形价值”和“无形资产”。建议对天元古旧家具产品实施包装标准化,申请原产地标记保护申请,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
(五)加强服务,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一是,为古旧家具企业发展建立信息渠道,提供政策服务。借助互联网和新闻媒体推荐当年境内外重大商务活动信息,介绍本国和世界各地投资和贸易政策、法规,投资环境等情况,适时提供商品、市场、项目、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等商务信息和政策服务,指导古旧家具企业及时掌握国内、国外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二是,成立古旧家具行业协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古旧家具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新趋势、新形势和新问题,并定期向会员进行情况通报,同时,也应吸纳一些对古旧家具有一定鉴赏力的民间和对古旧家具出口相关规定十分熟悉的文物鉴定人员成为研究员,尽量减少古旧家具违规情况。三是,充分利用人才招聘网,帮助古旧家具企业引进各类商务人才;紧紧依靠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建立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充分借助培训基地、社会教育资源、定期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外向型企业家和培训各类商务实用人才,着力帮助古旧家具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四是,针对省级文物鉴定部门难以适应企业出口的需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级文物鉴定部门争取,尽可能把一部分保护级别不高的古旧家具的出口鉴定权给予宁波(甚至慈溪)文物部门,以适应企业的出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