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城乡综合改革力度 推进新龙山镇整合发展
2009-02-10 阅读: 11887

加大城乡综合改革力度 推进新龙山镇整合发展
市政协龙山镇联络委员会

新龙山镇由原龙山、三北、范市及慈东工业区合并而成,总面积140.86平方公里,总人口11.79万人,其中暂住人口5.44万人,下辖28个行政村,3个居委和1个农垦场。2008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9亿元,镇级财政总收入预计达5.16亿元,其中镇级可用资金2.47亿元,2008年村集体经济可用收入可达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0300元。新龙山镇地处慈溪市“东融宁波”的最前沿,与江北区、镇海区接壤,329国道、中横线贯穿全境,是宁波城市北扩、融入上海的重要节点,也是宁波大市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平台,有着较为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成立伊始就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为促进新龙山镇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提升,特提出以下四方面的建议:
一、着力提高龙山镇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作用和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就当前来讲,建设重点在于交通道路和水利设施两大领域。交通道路方面,对外要着力破解对接宁波城区和镇海、北仑等地的交通瓶颈问题,对内要逐步构建科学的区域道路网络和公交体系。由市级有关部门承担的长邱线要抓紧启动和实施,不要只有雷声没雨点,至少在慈溪段的道路可先着手进行改造。针对龙山镇区域内道路多为横向分布,较少纵向分布的实际,再考虑到慈东工业开发区不断发展对外接道路的需求,加快方淞线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市级有关部门要重视方淞线工程,在政策处理、建设协调、资金拨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促使这一市级重点工程早日竣工通车。同时,也要将龙山的灵峰路、秦渡路、伏龙路列入市级纵向骨干道路布局,逐步改善区域道路网络布局。为方便群众出行,减少群众出行成本,建议尽快开通城区直达龙山的公交车和片区内的乡村公交,并合理设置停靠站点和内外公交转乘站。目前市政府就区域公交已出台相关政策,建议在综合考虑地方财政承担能力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市财政负担比例。水利建设方面。要正视龙山与观城存在20公分水位差的事实,保持龙山相对独立的水利建设。建议在淞浦与三塘横江交叉口和与规划中的八塘横江口建造节制闸,缓解西水东压给龙山片区造成的损害。抓紧将淡水泓八塘以南段和八塘横江的拓疏工程列入建设计划,并在镇龙浦以东再建一座出海大闸,增强排涝能力,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鉴于慈镇航道的 规划初衷、功能规模,建议将其列入市级一类河道。同时考虑镇域新城区规划的需要,要与灵峰路配套,将灵峰浦往西迁移,从三塘至八塘拉直新开一条河道,并列入市级重点工程规划。
二、加快提升龙山镇域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水平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不少明确的意见,这对龙山城乡统筹改革发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过去几年,龙山镇域内的社会事业发展虽有长足发展,但仍然滞后,特别在文教卫生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需要在新镇建设中着重加以改善。医疗卫生方面。目前全镇无一所上规模的综合医院,原有的一个范市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二个乡镇卫生院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每千人床位全市平均水平是1.3张(按全市180万人口计算,下同),龙山镇每千人床位只有0.49张(按全镇11.79万计算,下同);全市每千人有医生2名,龙山镇只有0.6名,全市每千人有护士0.6名,龙山镇每千人只有护士0.39名。为此建议,要在镇域核心区块建设一家规模在500张床位以上,达到二级甲等标准的综合性医院。医院可依托现有医疗资源自行建设,也可与宁波等城市的大医院联合建设,或成其分院,从而有效提高龙山区域内的医疗服务水平,逐步缓解东部群众就医难问题。文化教育方面。区域内尚无一所职业高中类的学校。现有的龙山高中学校四周已被居民住宅包围,无拓展空间,加上交通道路不配套,已影响其发展。综观龙山目前教育事业只能基本满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对辖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适时易地新建龙山高中,规划建设一家上规模的职业技术学校,为慈东工业区建设配套服务。同时也要重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师资配置、财力安排上给予政策性倾斜,加快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公共财政服务的阳光。
三、逐步优化完善龙山镇域建设规划政策
龙山镇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基本情况与原来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规划方案和政策措施需要根据新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片区规划方面。原慈东片区的规划中的城镇核心区块应作相应调整,在广泛征集当地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使规划更加优化完善。新规划应该高起点、前瞻性,有长远发展的空间与布局,既要考虑到原三镇居住的现状和对其的辐射作用,又要考虑到对慈东工业区发展的需要。规划的建设不宜急于求成,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新镇核心区块建设应以灵峰浦往西迁移与灵峰路建设为契机来带动新镇规划的启动。“退二进三”政策方面。落实“以退二进三换空间,引导企业向工业区集中”,需要动力调节机制,关键是利用政策杠杆来推动。一方面要解决企业负担的问题,适当减免土地使用税。当前,镇内土地使用税为6元/平米,而慈东工业区要9元/平米,也就是说企业每亩每年要多负担2000元,这对吸引企业入园是个较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的大背景下,对企业“退二进三”要出台优惠政策,尽快明确迁出地的建设功能,使企业搬得动,搬得起,激发企业投资转移的热情,促进原工业区块向慈东工业区的集聚。再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慈东工业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要解决由于工业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企业招工难、留工难等的问题,促使企业向慈东工业区集聚。
四、切实加大龙山城乡统筹改革的综合扶持力度。新龙山镇在城乡统筹和集聚建设中尽管有许多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制约要素。一是缺少土地空间。龙山镇域地形狭长,东西距离近16公里,南北长的地段要有11公里,一些配套设施都是以原三个小乡镇中心为主,建设规划档次低、布局零星分散,公共服务严重缺乏,所以极需形成一个新镇集聚区,改变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缺乏、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但目前通过行政调整来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换取发展空间的闸门已被关死。下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究竟何时能调、能调出多少空间,现在还是未知数。而能实施通过区块封闭、整理宅基地腾出空间,先用后还自求平衡的区块又很少,土地空间利用成了当前新镇集聚发展的制约要素。二是缺少资金支撑。据测算,区划调整后的龙山镇可用财力每年在1.2亿左右,即便按新的财税分成体制把市级留存全额返镇,也只是在1.5亿左右,属于吃饭财政,且未来几年也没有明显的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如果没有市级财政的扶持,或有效地市场化运作策略,镇域核心区块建设和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工作都将会面临艰巨的资金难题。三是缺少体制优势。行政区划调整后至今,与周巷镇、观海卫镇相比,我们龙山可戴的“帽子”还没有戴上,与综合改革试验区地位功能匹配的各类管理资源尚未真正“兑现”。龙山镇现在所享受的政策待遇与原来小镇并无多大区别,可谓强镇也没有强,扩权也没有扩。相反,原三镇的干部群众还需进一步融合,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这些将会牵制较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方面的扶持。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新一轮市镇财政分成体系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龙山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全力帮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在新一轮财政分成体制上,建议予以重点扶持。二是加大政策的扶持。一要对市级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适当增加在龙山的布局和倾斜;二要对延伸到龙山的城市基础设施,由市级统一规划、建设;三要对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项目或重点工作,实行“一事一议”扶持政策。三是发挥慈东工业区在新镇核心区块建设中的作用。鉴于新核心区块既服务新镇,又服务慈东工业区的实际,在当前镇、区财政分设的情况下,工业区也要积极参与新镇核心区块的建设,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提供相应的贡献。同时,为体现市委市府并镇时提出的“有利于区域内集中、有效、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有利于区域内统筹建设和利用基础设施,有利于区域内有效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的初衷,建议根据新镇和工业区运行的实际,在合适的时候实现工业区财政与镇财政的融合,以保障新龙山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版权所有 :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Copyright 2018 cxzx.gov.cn
主办单位: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47331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6475808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