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出席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围绕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就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打造新时代“千万工程”慈溪样本、引领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市领导江再国、周华敏、王益女、徐国强、张武军、鲁敏等参与讨论。
无党派人士界、社会科学界、妇联界、民族宗教界、特邀界在联组讨论时,聚焦“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主题建言献策。邹华明委员提出,要推动数据共享与协同治理,在镇域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也要加快推动基层治理数据的共享与协同,建立跨村的数据共享机制,共同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竞争力。
科技科协界、共青团青联界、侨联界、教育界在联组讨论时,围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构筑人才竞争优势”主题开展协商讨论。苗露娜委员建议加强师资建设,增设科技类专职老师,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科技培训、学术讲座、科研实践活动等,提升教师科技素养。开展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训,使其能够胜任学科融合课程的教学工作。
民主党派人士界2组、文体新闻界、农业和农村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在联组讨论时,紧扣“走前列作示范,深入践行打造新时代‘千万工程’慈溪样本”主题积极建言。
胡丹委员认为,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慈溪的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以翠屏山艺术村落为例,建议紧密围绕“人才聚集”“配套完善”与“创新驱动”三要素,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强大吸引力的文化艺术高地,为乡村振兴与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民主党派人士界3组、总工会界、台联界、经济界2组、医卫界在联组讨论时,紧扣“加快培育‘链主型’企业,引领产业链式集群发展”主题积极建言。张特冲委员建议支持“链主型”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引导“链主型”企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