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9-01-16 阅读: 506

一、2018年

工作回顾

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全力实施“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迎难而上,扎实有为,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建设开创新局面。一年来,发展中的亮点尤为可喜:一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1690亿元,增长8.5%;财政总收入331.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亿元,均增长14.4%。经济总量领跑省内各县市,列居宁波各区县(市)首位。二是高铁设站成功在望。在国家铁路集团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通苏嘉甬(沪嘉甬)铁路明确我市经停设站,可望“十三五”期内开建。三是接轨上海翻开新篇。启动“五年规划”和“六大工程”,构建与上海政产学研广泛合作机制,与上海临港集团签约启动全面战略合作,同时我市相关平台列入宁波前湾新区核心区,开启了全方位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局面。四是招大引强凸显成效。引进电咖新能源汽车、博氢新能源燃料电池、正大农业智创湾、“宁波全球进口商品基地”等一批投资过10亿元、5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五是城市名片更加闪亮。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和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单位,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功举办一批全国性文体盛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和撤县设市3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行,“秘色瓷都、智造慈溪”城市形象口号发布。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抓好了以下六个方面:

 (一)稳中有进促进经济高质量。致力振兴实体经济。开展“政企同心、你我同行”服务企业专项活动,创新“双百直通车”微信服务,为企业降本减负逾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722家,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改造目标,获评国家强基工程应用示范和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各1个、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家。实现“个转企”565家、“企进规”113家,新增“国字号”制造业单项冠军2个,列入宁波千亿级龙头培育企业1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上市企业1家,宁波股交中心挂牌企业58家。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互联网平台“众车联”建成,家电产业列入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致力稳外贸稳投资。出台稳外贸八条政策意见,组织800多家次企业参加38个涉外重点展会,在广交会历史上首个举办城市专场对接会,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自营出口预计增长11%。开工新项目21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4亿元,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26%和13.5%。致力产业联动升级。启动服务业新业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与阿里巴巴全面开展内外贸电子商务战略合作,爱琴海购物公园、新城吾悦广场和博洋智谷一期开业运营,鸣鹤古镇入选省旅游风情小镇,商品销售额、旅游总收入预计分别增长16%和25%以上。实施质量兴农十大行动,成立杭州湾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功,田园综合体建设扎实推进,入选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推出区域公用品牌3个,新获地理标志认证2个,创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二)转换动能增强发展竞争力。强化创新引领。中科院系统两大合作平台竣工交付,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慈溪分院建成运行,分别与浙江科技学院、和利时集团等多元主体共建创新基地,建立环杭州湾政产学研联盟及智能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我市科技进步监测变化情况综合评价跃居全省第三位。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9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230家;新获国家科技大奖2项,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2项、“品字标”认证18个。深入实施人才新政,新引进集聚院士和“国千”“国万”等人才12名,入选宁波“3315系列计划”项目15个,引进“上林英才”计划项目25个;新增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增加到9家,市级众创空间发展到15家。强化改革牵引。“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覆盖民生和企业事项,“一件事情”归集97项,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无差别全科受理”全省首推,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实现“最多100天”;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2.5万家,总数16.2万家保持宁波各区县(市)首位。出台新一轮国企改革意见,新组建市工业投资集团,全面开展国有资产调查,加强优质资产注入。推出“标准地”供地10宗,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100亩;兴建万洋众创城等4个新型小微企业园,整治、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2460家。“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深化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7万多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近4亿元。强化开放带动。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和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挂牌成立,中德(慈溪)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设立。首届世界慈商大会成功举行,市镇长工程取得实效,签约外资项目34个、内资超亿元项目35个,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引进内资150亿元。强化平台打造。配合开展宁波前湾新区规划,环杭州湾创新经济区扩容成立、已有企业2000多家;滨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引进园区产业项目23个和19个,新投产企业20家和12家,五大专业园加快打造;商品市场园区实现农贸城竣工;现代农业开发区正大系列为主的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家,建成农旅融合体验项目10个。新列入省特色小镇创建和宁波培育名单各1个。

 (三)迎难而上打好三大攻坚战。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处置化解企业“两链”风险,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非法网络借贷,成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48%。处置盘活“悦城壹号花园”等停工楼盘,实现复工新交付4个。开展化债专项行动。打好脱贫帮扶攻坚战。投入近亿元资金,在贵州实施29个精准扶贫项目,兴仁市成功“脱贫摘帽”,在安龙县筹建宁波对口帮扶黔西南州首个产业园项目。与常山县山海协作不断深化。大力推进“消薄增收”,实施市级财政补助村集体经济发展用房项目10个,货币化兑现村发展留用地政策4510万元,解决农村住房困难2985户,低收入农户收入预计增长14%。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治水资金22.3亿元,东部污水处理系统提标改造基本完成,涉水排污企业“门户管理”130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35个,“河湖库塘”清淤150万方,关闭畜禽养殖场27家,改造农村公厕840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超额完成任务。强化扬尘和涉气行业整治,PM2.5平均浓度下降5%。开展污染源普查,试点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推行全民参与环保长效管理,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26件。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落实整改,省环保督察交办的96件信访件全部办结。

 (四)改造更新促进城市高品质。城市品位持续提升。启动“2049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基本完成市域总规修编和“多规融合”编制,建成城区综合管线信息系统。新城河区块一期改造PPP项目签约实施,城南、城西和新潮塘等板块建设扎实推进,新城大道、文化商务区灯光夜景亮丽呈现,文化公建群全面投用。完成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项目3个,老旧住宅小区改造3个,房屋征迁33万平方米,安置房分配1298套。设施功能不断完善。胜陆公路横河至余慈界段建设推进,芦庵公路(329国道至七塘公路)提升改造、西二环北延等项目开工。新建公共停车场33个,增加停车位2400只。新设和优化公交线路14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3辆,“慈沪医疗专线”及浦东机场直达班线开通运行。建成城南水厂,试点城区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城区防洪排涝一期工程完工,四灶浦南延(新城河)拓疏二期和中部三塘横江(陆中湾至水云浦)拓疏项目开建,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和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实施建设。精细管理得到加强。整治“围挡”项目259个,完成拆违243.3万平方米、“三改”174.7万平方米,获评省无违建创建先进市。智慧城管延伸到12个镇(街道),“三北城管家”打响义工志愿品牌。城乡生活垃圾全面实行“车载桶装、以桶换桶”,分类覆盖率超过50%。聚焦“关键小事”,整治“桥头跳”23处,拆除违规户外广告209处,加强市政设施养护,治理乱占道、乱设摊、乱倾倒等市容突出问题。城乡统筹加速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通过省级验收,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省文化强镇各1个,省美丽乡村示范镇和“森林城镇”各2个,卫星城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市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中横线美丽乡村精品工程扎实推进,新增农村文化礼堂41家、省A级景区村庄23个,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达到12个。

 (五)惠民利民提升群众获得感。人代会票决的10项民生实事按期办好,新一轮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91.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各增长7.6%和8.5%。教育事业更好提升。宁波大学科技学院主体建筑结顶,市实验小学北校区完成扩建,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建,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整治,高考一段上线率及人数均居宁波大市首位。出台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新增幼儿园6家。职业教育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获21枚奖牌,终身教育模式得到国家教育部肯定。健康慈溪加快建设。出台“健康慈溪2030”行动纲要,试点健康村镇建设和村(社区)卫生室功能提升,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全面开展。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和第三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扩建项目开工,新增国内知名医院学科合作项目10个,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6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放心消费环境深化构建。文体发展持续进步。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140场次,“青瓷瓯乐”亮相央视春节栏目和中东欧国家经贸部长会议,我市曲艺作品获全国最高奖,文化研究工程出版首批成果,“书香慈溪”深化建设,市第十一届艺术节和第十五届运动会成功举行,我市运动员获世界级赛事冠军7项。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打响品牌,新增“中国好人”2名、“浙江好人”8名,获评全国志愿服务最佳社区和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各1个。社会保障提高水平。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0.6万人。创新社保“基层办”“社银合作”及“退休预办理”方式,养老保险和大病保险提高政策待遇,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扩大范围,本市户籍人口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9.4%。住房保障“应保尽保”。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开建城区福利院二期项目,新增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家。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783万元。妇女、儿童、老龄和关心下一代事业实现新发展,红十字工作进一步提升,市慈善总会发放善款9713万元。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建设“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格”体系,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网络全面构建,法律服务进村为民工程深化推进,新型居住证和流动人口量化积分制度全面实施,“慈溪无欠薪”行动扎实开展。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以及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兵员征集质量居全省前列。开展“压事故、保平安”安全专项整治,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735件,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生产安全以及道路、消防安全事故指标全面下降。建设城市“雪亮工程”,侦破涉黑涉恶案件252起、刑拘778人,刑事发案数下降9%,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六)从严治政强化担当执行力。出台政府“两强三提高”建设行动计划,建立“10+X”重点工作每月汇报集体抓落实制度,实行市政府班子“学新理念、谋新思路”每月研讨交流,强化担当担责、督办落实等执行力建设,“政务钉钉”全面应用。法治政府建设连续两年获评省和宁波先进单位,支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加强衔接,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重大事项,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办理人大建议265件、政协提案293件。网上审批办事4万多件,快递免费送达11.4万件,市镇村三级代办服务事项22.8万件次,不动产登记提速至2个工作日,抵押登记现场办结,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更上水平。落实领导干部信访值班接待群众制度,健全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准,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完成。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正风肃纪,推出政商关系负面清单,认真配合省委巡视组巡视并紧抓问题整改,规范公务支出、考察接待和因私出国(境)等审批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绩效管理,“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5%。

二、2019年

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及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这一主题,深入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和“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着力攻坚项目投资、智能制造两大突破,重点抓好民营经济、社会治理、干部作风三项提升,强信心抓机遇,强改革促突破,强开放创优势,持续深化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争创“三区三城”,推动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向着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7.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3%以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各项指标持续好转。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工作中重点抓好十个方面:

 (一)巩固动能,促进经济平稳新增长

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旗帜鲜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优化完善产业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建立“百强优秀企业”评选激励制度。抓好高成长、龙头型企业培育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对发展前景好、一时有困难的企业依法依规实行税费缓缴。在滨海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建1个高成长企业拓展园,尽力解决本地高成长企业的用地要素瓶颈。

积极促进有效投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落实省市县长工程,滚动实施市镇长工程,计划实施市级重点工程100个。健全慈商回归、国企对接、引进外资、激活民资等工作机制,民间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消化处置存量建设用地5000亩,推行用地指标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

切实稳外贸拓市场。深化落实稳外贸八条政策意见,大力支持参展参销和出口信保。深入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培育引进外贸优质综合服务平台,招引异地出口业务回归。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推动“宁波全球进口商品基地”建设。引导企业拓展内需市场。鼓励和支持本地优质产品首购。

增强金融支撑能力。加强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设好金融服务中心,创新发布中小企业金融指数,设立困难企业救助基金。支持企业发债。发展普惠金融,支持保险产品创新与推广。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深化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确保银行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8%以内。

 (二)提升实业,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径

加快产业改造提升。聚焦智能制造,推动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迈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围绕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改行动。做大做强石墨烯、高端轴承、精密模具等具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产业链,升级打造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群,推动鞋类、童装、五金加工等低效行业改造提升。引导和支持“众车联”“魔蛋智能家居”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加快推动“众电联”落地。以“一镇一业一园”模式,发展新型小微企业园。

加快壮大新兴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共享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培育壮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服务业新业态,争取商品销售额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丰富“旅游+”业态,鸣鹤古镇抓紧与战略投资商合作开发。

加快推动股改上市。争取企业股改50家以上。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慈溪计划,力争上市2家、申报3家,新三板及宁波股交中心挂牌40家。设立国有股权投资基金和创新创业专项基金。

加快重要平台开发。积极对接前湾新区规划建设。高水平打造环杭州湾创新经济区,提升打造“杭湾金融港”,推动潮塘江两岸文旅、“时光里”商圈等项目开发,丰富新经济新业态。滨海经济开发区加快电咖新能源汽车、博氢新能源燃料电池、环保石塑新材料等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紧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战略合作,加速健康智谷产业园、智能换电站等项目进程。现代农业开发区推动正大农业智创湾项目开发,深化“一区多园”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商品市场园区加快轻纺布料城建设,开工建材家居城等项目。深化“五专”机制,推进生命健康、军民融合、新材料、航空和中捷(中东欧)等五大专业园开发。

 (三)畅通破阻,释放更多改革新红利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一证通办”“全城通办”,完善“无差别全科受理”模式,加强“一件事情”归集。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实现“最多90天”,力争实现竣工验收前“最多跑一次”。推广“浙里办”和“一网通办”。建设“无证明城市”。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见效。深入落实市人大国有资产特定问题调查的整改,加强资产盘活利用,提高国资经营绩效。激发七大国企集团活力,推动国企参与重要区块开发和政府特许经营。推动国企资本运作,努力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资产证券化上取得突破。完善国资国企管理体制。

联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创新投融资体制,推行住宅用地出让同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商品房开发同步配建安置房(保障房)等模式。深化“亩均论英雄”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推动亩均税收万元以下企业改造提升,整治、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2000家以上。深入发展“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妥善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存量。

 (四)增强创新,壮大内生发展新动力

发展创新服务综合体。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以公共创新平台为主体、集成系列配套服务功能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中科院系统两大合作平台入驻见效,推进清控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基地建设,打造“上林科创走廊”。深入推进特色小镇创建。扶持培育“众创”发展。

壮大企业创新主力军。实施“创新DNA工程”,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启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壮大创新型企业梯队。

增强人才创新支撑力。深入实施“上林”系列人才工程,打造环湾智能经济人才大走廊。发展柔性引才,设立上海、深圳“飞地服务中心”。支持企业人才引育,鼓励建设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公共实训基地,实行企业人才年薪评价和职称自主评价制度。扶持培养紧缺型和实用型人才,发展社会事业领域人才队伍。

 (五)扩大合作,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聚力接轨上海。扎实推进与上海临港集团全面战略合作,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建好“上海工作基地”,汇聚上海慈溪经促会、慈溪商会和慈溪中学校友会等人脉优势,深度对接上海产业平台以及科创、人才等资源。推进与上海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领域合作。谋划设立沪慈旅游直通车。

狠抓开放招商。加强“以企引企”“以商引商”,探索基金招商、中介招商等新路径,下大力招引十亿级、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实行招商项目智能化管理,推行全程代办机制,畅通项目“快车道”。深化“关爱家乡工程”,重视异地商会建设,汇聚慈溪籍在外人士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乡。

加强交流合作。加快推进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中东欧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园、中德(慈溪)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建设运行。深化与杭州湾新区融合联动、融促互动发展。推进与安龙、兴仁扶贫协作和常山山海协作,鼓励企业到结对地区投资。

 (六)攻坚治理,建设绿色美丽新生态

全力攻坚污染防治。狠抓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认真执行市人大水污染防治决议,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基本建成周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北部和教场山污水处理厂。整治涉气行业,强化扬尘治理,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建筑垃圾、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处置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扩面,完成餐厨垃圾处置二期工程和厨余垃圾处置项目,建设垃圾综合填埋场。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争取创成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森林慈溪”建设。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发展屋顶光伏,规划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开建城区潮塘江排涝二期工程,推动市域南部防洪排涝综合整治。

从严强化环境监管。深化全民参与环保长效管理,畅通环境举报渠道。加强环保执法联动和网格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试点改革,推广“第三方环保管家”模式。强化重点排污企业“门户管理”。整治沿海砂场作业点,规划建设中小型普货码头。严格落实上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七)塑造品质,展现城市魅力新形象

推进城市改造更新。及早研究高铁板块规划建设,谋划三塘横江和四灶浦江“拥江经济带”开发。全面启动新城河一期区块建设。有序推进城南改造,提升城西和新潮塘等板块功能形象。抓好“三改一拆”和省基本无违建市创建,试点3个城中村综合改造,推行梳理式改造和“微改造”,完成老旧住宅小区改造30万平方米以上。研究优化征迁政策。试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妥善处置停工楼盘。推进市域供水一体化,积极探索分质供水,推开城区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支持卫星城市(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推动各镇建设活力魅力美丽城镇。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主动对接高铁、城际、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综合交通布局规划。开建杭甬高速复线一期(慈溪段)等工程,加快胜陆公路横河至余慈界段等项目建设,维修提升中横线等一批骨干道路,推进西二环北延等城区道路续建新建。深化“桥头跳”整治,大力治理交通堵点。积极探索市场化手段破解“停车难”问题,新增公共停车位2500只。坚持公交优先策略。

提升城市人文气质。结合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文明实践“四双”工程。打响“秘色瓷”品牌。深入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扶持培养文艺精品、文艺人才和优秀文化企业,创建“中国曲艺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实施城市“绿景、夜景、水景”和“步道、庭院、雕塑”提升工程。建立县级融媒体中心。

 (八)强农兴农,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提升发展现代农业。争创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市。提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区多园”建设水平,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农商文旅”融合新业态。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大学生“农创客”。推进农技服务体系创新。

升级打造美丽乡村。扎实推进“三村一线”项目和村庄景区化,重点培育若干个典范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行动,举办农民丰收节、乡村趣味运动会、大学生农事节等活动。重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12个,改造农村公厕360座以上。推动善治示范村创建。

推进强村富民工程。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经营性收入过40万元的村达到80%以上。积极创造农民增收条件,引导“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鼓励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九)改善民生,创造美好生活新福祉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市和省教育现代化市。加快城南、明月湖和新潮塘等板块学校续建新建,扩建第三实验小学东校区,抓紧宁波大学科技学院项目及周边配套建设。推进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推进普高特色多样化发展,推动职教创新和产教融合。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管理,持续整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强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和创业扶持,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推进社保制度改革,落实新参保人员“五险统征”,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标准。投用住房保障“在线审批”系统。发展养老服务业,培育养老品牌,促进医养融合。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推进残疾人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

推进健康慈溪建设。启动全国健康促进先进市创建,试点省级健康家庭创建。推进“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推广村(社区)卫生室综合功能提升。开建市第五医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严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屏障,让群众用药更安心、饮食更放心。

 (十)增进和谐,提升社会治理新水平

持续加强平安建设。加强基层平安系列创建。深化数字警务和“雪亮工程”建设,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和打击通讯网络诈骗及其他新型犯罪行为。加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面“清零”地质灾害隐患点。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全面运行“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格”体系。深化“圆桌夜谈”“村民说事”“居民议事”等制度,全面推行“微项目·微自治”,推进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正能量作用。

促进社会包容和谐。精准开展“七五”普法,打造“一地一品”调解品牌。构建县域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入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和初信初访办理。推动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

市政府经过公开征集和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了12个候选项目,将提请大会票决。票决确定后,全力办实办好,确保兑现承诺。

三、加强政府

自身建设

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建设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强本领强服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拥护”,不折不扣把中央重大决策和上级、市委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坚持问政于民、问政于企和向群众学、向企业学、向先进地区学,常态化制度化“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健全“民生小事”和企业诉求回应机制。深化落实政府与企业家、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等沟通联系机制。

 (二)重担当重实干。坚持“10+X”重点工作汇报会制度,完善大抓落实工作机制。强化经济指标“双底线管理”以及重点工作进度通报等制度。能够为企业和基层担当破难的事项,尽最大努力予以解决。聚焦工作中的弊端环节,优化理顺体制机制。激发公务人员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更大干劲。

 (三)讲法治讲透明。严格做到依法办事,规范各项行政行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自觉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政务微信矩阵”,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政务公开。

 (四)守廉洁守规矩。践行清廉慈溪建设,全力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坚决落实巡视反馈意见整改。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政采云”平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招投标管理。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


版权所有 :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Copyright 2018 cxzx.gov.cn
主办单位: 政协慈溪市委员会 联系电话: 0574-63980926 地址 : 慈溪市行政中心
ICP备案 : 浙ICP备18047331号-1 建议使用IE8及以上版本IE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 技术支持: 谷多网络
您是第6476988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