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微企业入园 助力“三生融合”发展
人物名片:宋华忠
市人大代表 周巷镇万安庄村党总支书记
近年来,农村小微企业发展迅猛,在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为乡村经济引得活水的同时,也对村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个别村容村貌破旧杂乱,人居环境不容乐观。
如何应对新形势,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助推乡村振兴?宋华忠认为,加快小微企业入园区建设步伐,推动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发展,最终实现村庄生活、生产、生态融合发展。
为此,他建议,对全市农村中工业用地、厂房以及实际用于工业生产的宅基地进行系统性排摸,摸清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研究相应对策。对于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村庄工业区块,按照“关、停、转、搬、升”的办法,淘汰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对于分散布局的工业用地,建议以镇(街道)为单位,以“园中园”的模式在各镇工业园区中新建小微企业园区,把散落在村庄内部的小微企业搬迁入园,并鼓励有条件的村级集体将村庄居住区内的工业用地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置换,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同时,宋华忠还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适当放宽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工业用地改造;给予小微企业价格优惠及金融政策扶持;探索社会资本入股、村级集体经济入股等新型模式;加大整治,拆除或置换原村庄内的违建厂房。另外,改善生态环境,增收致富的同时提升乡村气质,逐步实现“三生融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全媒体记者 屠梦欣/文 王烨江/摄)
打造三个平台 引爆慈溪家电智能升级
人物名片:方曙光
市政协委员 创客码头创始人、宁波祈禧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远程操控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智能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热,慈溪小微家电企业面临巨大市场机遇。根据2017年1月《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 2020年)》发布,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市政协委员,创客码头负责人、宁波祈禧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曙光建议,打造三个平台,引爆慈溪家电智能升级。
方曙光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的“完善物联网产业配套助推慈溪家电智能升级”提案中建议建立的三个平台是:一是数据存储平台,数据是未来的生产资料,只有拥有这种平台,才能真正把握未来。二是开放式语音服务平台,语音是物联网重要入口,改变慈溪家电只能接入第三方智能音箱。三是智能模组开发应用平台,使慈溪家电智能路径更便捷。
方曙光表示,物联网智能家电产业链由云、管、端等多个环节构成。云是核心(平台服务),管是基础(网络),端是抓手(网关、芯片、模组、终端)。互联网时代流量导入是关键,在手机、场景和智能硬件三个主要环节中,前两者不是慈溪的强项。智能硬件生态链这种导流模式是慈溪家电转型升级的优势所在和重大机遇。要通过查漏补缺和外部合作相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把弱而散、小而全的慈溪家电打造成一个类似小米的智能硬件生态链,通过海量数据的导入和运营,进而对接人工智能时代。 (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文 孙丰立/摄)